|
||||
|
焦點問答 人才定義從唯學歷到唯能力 ●馬學雷,北京民辦教育協會秘書長 Q:民辦高校招收研究生有何優勢或特點? A:民辦教育發展已將近30年,在師資、管理、資金、設施設備等方面都儲備了很多資源和基礎。民辦高校擁有靈活自主的機制,能讓資源發揮更大的效力。民辦高校開設研究生培養的專業也是國家有特殊需求、自身有優勢特長的領域。民辦高校的特色是培養應用型、復合型人才,這與發展科研服務功能并不相悖,且更有利于民辦高校實現產學研相結合,工學交替,更好地利用企業、社會資源。 Q:民辦高校培養的研究生是否會不受認可? A:與公辦高校相比,民辦高校的確在辦學歷史、財政投入、資源等方面不占優勢。但民辦高校一直是在與公辦高校的競爭中發展起來的。從認可度而言,隨著高校教育從精英化到大眾化再到普及化,社會對人才的定義也會不斷變化,從唯學歷轉變為唯能力。所以我對民辦高校在研究生培養領域的競爭很有信心。 專家觀點 未來會有更多民辦高校“招研” ●王文源,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民辦教育研究所所長 近日,有5所民辦高校獲得了201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培養資格,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就提出,要大力支持民辦教育,對具備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條件的民辦學校,按規定程序予以審批,這是教育部落實規劃綱要的一項具體舉措。同時,也表明我國的民辦高校自身在成長。這5所民辦高校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它們在學科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 另一方面,民辦高校本身也沒必要把這事當成天大的事去渲染,畢竟全國已有那么多的高校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而且在此次新增獲準招收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52所高校中,民辦高校只占很小的比例;我也相信未來的10年、20年,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民辦高校得到這個權利,包括博士學位授予權。對于民辦高校而言,這只是一個開始,民辦高校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等內涵建設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從民辦高校所肩負的社會責任來看,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只是一個起點,民辦高校應當有更高的目標追求和更加務實的辦學方略。 在人才培養方面,民辦高校和公辦高校并沒有本質的區別,他們都應按照國家對專業碩士的要求去培養,民辦高校只有在這些基本要求等方面做到位,才有可能持續發展。而且民辦高校應該加快形成自己的特色,在人才培養方面要有新的突破和新的舉措。 應在公辦高校沒做好的地方下工夫 去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剛剛提出“對具備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單位條件的民辦學校,按規定程序予以審批”,今年就有5所民辦高校獲得了碩士研究生招生資格,可看出國家對于民辦教育的大力扶持,不只是在口頭上,而是落實在行動上。 5所民辦高校獲得碩士研究生招生資格的意義是很重大的,它打破了民辦高校研究生學位制度瓶頸,是一個制度性的突破。而且民辦高校本升碩之后,對一部分教師也有更強的吸引力,有利于穩定現有的教師隊伍以及從公立學校和其他機構競爭到優秀師資,促進民辦高校與其他高校之間的競爭,進而提升整個高等教育系統的活力。 但如果希望通過提升民辦高校的競爭力而促進整個高教系統的發展,就必須在民辦高校設立碩士學位的同時,改革原來的學位評審體制,否則如果這些民辦高校按照公辦高校傳統的、單一的、統一的方式來培養研究生人才,落入追求學校“升格”和高學歷的怪圈,而不能展現出我們所期待的那種多樣化的姿態,則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情況。當然,這主要不是由民辦高校本身所能決定的,而是取決于制度因素。 對于剛剛建立的民辦高校碩士點來說,人們對它的認可度可能會比較低。這既是壞事,也是好事。從正面來說,這可能會對它們起到刺激作用,集學校的力量來加強建設,提高水平,辦出特色,從而改變人們的看法。從負面來講,當然就是容易產生生源不足或生源選拔性不足,我希望并相信民辦高校可以通過研究資助、完善研究條件、改革培養方式、擴大國內和國際交流與合作機會等措施,加強自身的吸引力。 但不管怎樣,民辦高校的碩士生培養應在公辦高校沒有做到和做得不夠好的地方下工夫,比如公辦學校主要是按學術型和學科型來培養學生的,這種學術型培養模式以學科知識為本位,比較固化,容易脫離實際,民辦高校可以另辟蹊徑,加強應用型和專業型人才的培養。民辦高校可以發揮其在某些領域與企業和勞動力市場聯系比較緊密的優勢,來滿足市場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擺脫學術型研究生培養羈絆輕裝上陣 ●熊丙奇,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剛剛獲得碩士研究生培養資格的5所高校跟其他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公辦高校相比,可以說沒有任何優勢。在國內就業難、專業碩士擴招、文憑貶值的大背景下,必將面臨重大挑戰。但是由于這幾所民辦高校才開始進行專業碩士教育,沒有過去學術型研究生培養的羈絆,沒有傳統思維的局限,所以可算作是輕裝上陣。 其實,在專業碩士培養方面,國內的高校可以說都處在起步階段,并且存在著一些問題,對于新進入的以培養應用型人才定位的民辦高校來說,這是個挑戰,同時也是機會。希望他們在全新的領域能夠高起點、高標準打造自己的品牌,比如請名師、實行真正的雙導師制,實現國際化,開展研究生培養的國際合作等。 微調查 多數網友“不選”民辦高校研究生 近日網絡針對“民辦高校招收研究生”推出了調查。截至10月28日,有249人參與了微博的投票,20%網友選擇“相信民辦高校的實力,會考慮報考”,80%選擇“不會,還是更相信公辦名校”。而在網站的調查中,25%的網友選擇“會,民辦不一定比公辦差”,6.6%選擇“可能會,出于無奈的選擇”,29.3%選擇“不會,對民辦教育質量不信任”,33.8%選擇“不會,擔心就業時不被認可”,還有5.3%的網友選擇“觀望”。 |
[發布者:yezi ] | ||
相關閱讀:
·考研網上報名31日結束 11月10至14日現場確認
·研究生入學考試網上報名將于31日22時結束
·考研報名今日22時截止 11月10日起現場確認
·民辦高校招研要走應用型路線 多數網友稱不選
·4類考生要到中科院報考點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