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師范大學(招生辦)附屬紅螺寺中學成立于2012年9月,其前身北京市懷柔區紅螺寺中學最早建于1949年4月,是懷柔區第一所公辦寄宿制中學,有“懷柔黃埔”“懷柔文化之源”的美譽。學校現有32個高中教學班,其中普通班15個、新疆班8個、北京市音美藝術實驗班9個。學生總數1376人,住宿生近1000人。有教職工200人。 學校先后創辦簡易師范、初中、高中、中等師范學校。1999年由中等師范轉型為普通高級中學。轉為普高后,每年招收的初中畢業生文化課基礎薄弱,使學生發展空間受到限制。學校不能滿足社會、家長日益提高優質教育需求,至此面臨發展以至生存的挑戰。學校領導、教職工苦苦探索,決定“另辟蹊徑”,走出一條適合學校發展的特色之路。 深挖影視資源 為學生創設職業教育 學校利用懷柔影視基地(中影基地)的資源,組織學生調研、參觀、實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使學校藝術教育更好地為區域發展服務。同時,創設未升入高等教育學校畢業生的職業教育。 目前,學校有7項與藝術教育相關的課題,其中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前身)教育部專項項目“全國普通高級中學特色學校項目校”,教育部“十一五”專項課題“農村普通高中藝術教育特色品牌塑造的研究”,教育部、市教委重點項目“開展高中特色發展試驗項目實驗校”等一批課題項目正在研究實踐中。 學校先后被評為懷柔區藝術教育示范校、北京市藝術教育特色校、全國學校文化建設金獎、全國管理創新品牌學校、教育部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驗項目學校、全國百所特色高中建設校、全國特色品牌學校、當代特色學校。 13門校本課 為學生開辟更多升學途徑 學校完成了普通班“國家課程+校本課程”的課程設計,完成了13門校本課程教材的編印,完成了藝術實驗班專業課程方案、課程標準的修訂工作。開設學科競賽類、科技類、音樂類、美術類、戲曲影視類、體育類、國際交流類、社會文化類8類校本課程。 學校享受北京市課程改革實驗班的課程實驗政策,減少藝術實驗班在懷柔區內招生數量,在區內外建立生源基地。有藝術特長的學生在高一時由普通班轉入藝術班,即“一改專”。 學生兩年高中選修課程(社團活動)學習后,根據自己的特長和發展方向,在自愿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發展自己愛好特長參加隊組活動,為“特長”升學做準備,即“二加特”。高三進一步強化體育、美術、音樂等方面的活動:體育方面包括足球、籃球、田徑、藝術體操;美術方面包括人物素描、色彩頭像、剪紙、電腦繪畫、攝像編輯等;音樂方面包括表演、編導、聲樂、鋼琴、舞蹈、播音與主持等。既為學生開辟了更多的升學途徑,也提高了學生直接就業能力。 學校根據新疆內高生的招生政策、新疆人才的需求、內高生個性發展的需要,面向全新疆招生,開辦新疆內高生藝術班,促進民族文化交流,促進民族交融。此外,學校還共享大學資源、打造特色名校。2012年9月1日,成功創辦首都師范大學附屬紅螺寺中學,成為首師大音美生源基礎、實習基地、科研基地等。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京高中畢業生體檢僅1成合格 超重現象嚴重
·家長必讀:中學生喜歡什么樣的父母
·紅螺寺中學:深挖影視資源 走藝術教育路
·馬來西亞華裔中學生輟學率較高 官員促家長關注
·浙江回應高中生可選大學課程:學分高校可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