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記者在采訪中獲悉,這場在教育部指導下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的國家考試,本為全面衡量高中畢業生是否達到畢業水平的重要依據,卻遭到考生、家長和學校的質疑。 9月2日,即將升入高三的學子們一見面就詢問各自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記者在采訪中獲悉,這場在教育部()指導下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的國家考試,本為全面衡量高中畢業生是否達到畢業水平的重要依據,卻遭到考生、家長和學校的質疑。 究竟是學業水平考試在操作中走了樣,還是本身存在制度問題?學業水平考試沿襲多年,背后是否存在經濟利益鏈?記者對此進行了關注。 質疑一:考場抄襲成風敗壞學風考風 據悉,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即為此前的會考。根據2009年發布的《江西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細則(試行)》,具有省普通高中學籍的學生,不論文科生、理科生,必須在高二年級第一學期參加物理、化學、歷史、地理考試;高二年級第二學期參加思想政治、生物、信息技術(上機考試)、通用技術考試;高三年級第一學期參加語文、數學、英語考試。這場考試決定學生是否具備高中畢業資格。 南昌市民王先生稱,他女兒在6月20日學業水平考試前,要求帶手機進考場傳遞答案。王先生大吃一驚,但他女兒卻稱,大家都抄答案,自己不抄豈不吃虧? 反映學業水平考試考場抄襲成風的考生不在少數。網友“gonesa”就稱:“一年一度的高考()會考生物、政治結束了。在答案、手機滿天飛的考場中,在老師們的充耳不聞下,我抄完了。” “現在提倡講誠信,真不知該不該支持孩子抄襲。”江西師大附中教師占先生稱,不讓孩子抄襲,孩子可能考試通不過,可默許了,以后怎么教育孩子和學生?會考沒有取得實際效果,反而敗壞了學校的學風和考風。 質疑二:設置不及格率常現啼笑皆非成績 占先生稱,學業水平考試不按分數論“英雄”,而是設置了不及格率的“指標”。各科卷面原始滿分為100分,根據成績排名按百分比劃分A、B、C、D等級。D級為不及格,如未通過考試,考生拿不到高中畢業證,需參加補考。 據透露,不及格率的存在,常讓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出現啼笑皆非的結果。去年江西師大附中一名學生拿過全省物理類競賽一等獎,成為清華大學(招生辦)的保送生,結果學業水平考試的物理成績為D。這是怎么回事?該校當即打電話到相關部門,結果沒多久成績就被更改。 無獨有偶,南昌市某重點高中的游姓老師透露,一名已考上華南理工大學的女生,高考數學125分,2011年學業水平考試中數學得了D。“她拿到了大學通知書,卻沒拿到高中畢業證,真是笑話。直到大一學期末,其他同學都在準備期末考試,她還得請假來參加高中畢業補考。”游老師稱,該學生覺得委屈,認為自己高考分數不低,怎么會通不過測驗基礎知識的學業水平考試? 質疑三:報考費全部上交老師是否認真閱卷 “這說明閱卷有問題,才導致這么優秀的學生不及格。此前會考都由各學校抽調老師去閱卷,可如今已多年未抽調。據說閱卷工作承包給了某大學,不知他們如何閱卷,有沒有認真閱卷?”江西師大附中一名教師提出質疑。 記者就此咨詢了承擔閱卷任務的某大學。據該校教務處負責人稱,全省學業水平考試的閱卷是在該校完成。考完后先掃描答題卷,一周內會閱卷,由教務處統一安排,再按學科分配到相關學院去。2010年前后,該校受相關主管部門委托,簽訂了閱卷協議。閱卷也有高中老師,由各設區市學科大組長負責閱卷指導工作,再抽一批中學老師來閱卷,但抽調比例和委托的費用不清楚。 同時,有教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門科目學生都繳納了報考費,全省各設區市報考費不等,少則9元/門,多則21元/門。“每個參考學生繳納11門報考費。近幾年全省每年有27萬左右的學生參加高考,部分學生會棄學、出國等,實際參加學業水平考試的學生人數,肯定比高考人數多。即使按照10元/門來保守估算,每年至少也會產生2970萬元報考費,這么多錢去了哪里?” 宜春三中、九江三中、南昌二中均有教師向記者證實,每年收取報考費,教育主管部門會下發紅頭文件,學校按照標準收取后,全部上交給了教育主管部門。 質疑四:走了樣的學業水平考試失去存在意義 被學生、家長和學校質疑的學業水平考試,有無存在的必要? “學業水平考試的本意是讓學生不偏科,通過文科生考數理化、理科生考政史地的形式,讓他們掌握全面知識。”游老師認為,可一些學校在高考的指揮棒下,變得急功近利,在高一就進行了文理科分班,導致高二、高三時文科生要考沒有開課的數理化,理科生要考沒學過的政史地,為了通過考試,學生們自然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應對,走了樣的學業水平考試失去了存在意義。 但也有教師認為,學業水平考試制度本身就有問題。“在高考指揮棒下,一切都與高考升學率掛鉤,其他考試就顯得無足輕重,這也是學校不重視該考試的原因。加上該考試要考11門科目,歷時3個學期,直至高三上學期才結束。學生們高考復習本就緊張,要騰出時間去應對與高考無關的考試,顯然會分身乏術、疲于應付。”九江三中一周姓教師稱,為何不能取消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而借鑒國外中學模式,從高中三年平時的學業成績、課堂表現等綜合評定學生是否具備畢業資格呢?(記者楊碧玉) (江西日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江西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受質疑 考場抄襲成風
·高中生控訴:沒上本二連畢業紀念冊進不了
·北京大學、北京小學之后,“北京中學”誕生
·心理醫生:開學焦慮癥的孩子多是初高中生
·中學為157名重點班學生配發IPAD 無法安裝游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