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 “公司今年剛招的20名管培生竟然走了17個!”管理者感嘆“現(xiàn)在的大學生難留”。而上周末,在暨南大學()舉辦的兩場專場招聘會上,有些注明只招聘一人的崗位卻被“熱情”的學生們投了將近400份簡歷。一方面是剛剛工作的職場新人紛紛閃辭,一方面是“扎堆”找工作的畢業(yè)生感慨“壓力山大”,其中原因為哪般? 閃辭族 想走就走 對工作缺乏主動性和責任感、不愿意吃“眼前虧”、心態(tài)浮躁、不愿意合作、做事講求“現(xiàn)世報”則成為受訪雇主們對“90后”員工的普遍印象。民企老板耿先生說:“現(xiàn)在的年輕員工,說不干就不干了,我們公司上月就走了兩個。”某廣告公司負責人MAGGIE回憶起年初辭職的“90后”女員工:“其實她形象氣質好,本想好好培養(yǎng),沒想到她嫌工資少,不做溝通就走了。其實,她只要熬過了三個月試用期,我就會主動給她加薪了”。 “畢業(yè)剛四個月,我都已經辭職兩個月了。”畢業(yè)生小王在自己的上無奈地抱怨著。今年7月份,23歲的小王碩士畢業(yè)于廣州某知名高校。在外人看來,名校碩士、年輕陽光,小王應該不難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然而,小王簽的工作卻并不理想僅僅是一家房地產策劃公司。 求職族 百投中一 到處投遞簡歷,被當下的求職大學生們稱為“海投”,不過,海投雖然廣撒網,卻未必收獲豐!90后大學生小維經過兩個月,終于獲得了一家日用品企業(yè)的職位。回顧這段求職路時,小維在自己的中用“一把鼻涕一把淚”來形容。 對于像小維這些剛剛踏入社會的人來說,只要發(fā)現(xiàn)有用人單位的招聘信息或者是招聘會,手捧一大摞的簡歷去投遞,已經成了這些社會新鮮人的一大特征。為了記錄和日后整理的需要,小維還特意將所有投遞過求職簡歷的公司和投遞日期記錄了下來,其中不乏有地產、銀行等大型企業(yè),不過,真正能給她的投遞以回應的企業(yè),少之又少,在投遞的上百份簡歷之中,當下給她職位的這家企業(yè),竟然還只是第一家給予回應的企業(yè),求職成功率為1%而已。 專家:雇主需要檢討管理方式 “其實,頻頻遇到閃電辭職的下屬,雇主也應該"自我檢討"。”資深職業(yè)規(guī)劃師邱軍濤指出,新一代員工思維更活躍,更有個性,這是特點和優(yōu)勢,但也存在團隊合作意識較弱等缺陷。管理層如果還用原有的管理思維進行員工管理,勢必效果不佳,應該“了解、理解90后”,進行有效溝通和引導。 |
[發(fā)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哈爾濱開設服務網站免費幫農民工網上求職
·畢業(yè)求職:重“形象工程” 更要重“內外兼修”
·職場新人倆月閃辭 管理者感嘆大學生難留
·碩士生就業(yè)不見得拼不過本科生
·是否該降低心理預期 碩士畢業(yè)求職好糾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