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月28日電 (記者 趙曄嬌 實習生 王譯萱)“異地高考()有助于家庭穩定,但是政治意義卻大于現實意義。”在浙江省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該省政協委員、玉環縣教育局副局長、玉環中學校長林啟根的話獨樹一幟。 記者了解到,浙江省日前出臺政策,從2013年起,外省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凡有完整的高中階段連續學習經歷、并具有在浙高中學籍,可就地報名參加高考,此政策待遇與浙江省戶籍學生相同。 這項政策普遍被視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福音,但在林啟根看來,政治使命卻大于現實意義。 林啟根解釋說,政策出臺后,中等成績的學生會面臨兩種情況。浙江只有一所211重點大學,他們在浙江高考只能上一般本科,返鄉高考可能就能上重點院校。要是只能考上三本院校,學費又是壓力。“這樣就會產生異地高考和異地就學分離的情況。” 林啟根繼續解釋,異地高考政策落地后,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具有積極意義,但他也表示了擔憂:小學、初中的優質教學資源有限,當這些資源無法滿足本地人時,外地人更沒有辦法享受。 林啟根向記者介紹了玉環當地的實際情況,“三分之一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會在讀完小學后返鄉。留在玉環上初中的人數,也以每年三分之一的比例遞減。” 因此,林啟根總結認為,異地高考的核心話題,不在高中段,而在初中段。 據媒體報道,鄭師傅1994年從安徽老家來到浙江寧波打工,兒子成績一直很優異。但是由于身份限制,不能考普高,只能考職高。 隨著異地高考政策的出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能否報考普通高中成為關鍵。根據規定,浙江省教育廳已經把中考政策的制定權交給了各個縣市區。 “我們準備根據浙江省的要求制訂中考方案,我們在研究,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要是在杭州參加中考,要不要設置連續學習經歷這一門檻。”浙江省政協委員、杭州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沈建平表示。 假如異地中考的政策也被放開,則意味著初中學校的壓力會比高中更大。(完) (中國新聞網)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云南大學自主選拔2013年將恢復筆試環節
·2013年南開大學保送生考試開考 面試春節后舉行
·浙江政協委員稱異地高考政治使命大于現實意義
·高考前被查出患尿毒癥18歲女孩渴望重返校園
·常州就讀隨遷子女超過12萬 僅14人報名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