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有人說,沒有經歷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在距離高考已經不到10天的這個時刻,讓我們來聽聽正在經歷或已經經歷高考的少年們的高考故事。 “讀大學是人生的轉折點” 瞿永峰,今年29歲,2002年參加高考。在他腦海中,印象最深刻的是11年前的春末夏初,小紙條到處亂飛的晚自習教室。在手機還不夠普及,微信還沒有出現的時代,同學們只能選擇“傳紙條”這個最原始的方式來消磨漫長的晚自習時光。 “當時只要是可以寫字的地方,草稿紙、作業本,都可以用來寫紙條。趁著老師喝茶、上洗手間、看手機的時候,都會丟紙條或者傳紙條。”瞿永峰說,紙條上的內容從八卦到個人理想,什么都有。他還記得,自己曾在紙條上和朋友約定誰高考分數高,誰就請客吃肯德基。 瞿永峰當時所在的班級是理科重點班,他說自己的成績屬于“中等偏上,一般是班上前20”。他相信自己能夠考上一個大學。但對于以后,比如選什么專業,做什么工作,瞿永峰并沒有很明確的方向和目的。 1999年開始,基于解決經濟和就業問題的擴大普通高校本專科招生人數的教育改革政策,標志著高校擴招時代的到來。 正是基于這樣的背景,瞿永峰并不擔心自己考不上大學。“大學擴招,進大學肯定沒問題,但能否進入理想的大學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瞿永峰認為,選學校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選專業,“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上清華、北大,選一個好專業更重要”。 2002年,還需要估分填志愿。瞿永峰當時想要填報化學專業,但家里人卻認為這個專業不好就業,不贊成。最終,他選擇了醫學專業,并進入師大醫學院學習。 “讀大學是人生的轉折點,因此包括選學校、選專業,都會參考家里人的意見。”瞿永峰說,與以前相比,現在基本上是只要愿意就會有大學讀,“當時的自己清楚地知道,一定要讀一個大學,在大學里對生活有了新的希望和憧憬”。 記者 楊杰妮 實習生 李亞平 (紅網)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安徽“異地高考”政策放開 300多名考生受益
·80后90后高考考生:致終將或已經逝去的高考
·男生高考前最想對父母說:想痛快玩游戲
·高考故事:復讀兩年考一本或不再重現
·武漢公布60個高考考點 考點比去年減少2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