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2014年12月起,高職單考單招的17個專業大類分3批進行改革。原本純理論的專業考試被理論與技能相結合的職業技能考試代替。這意味著,2015年的中職高考生,將采用新方案。 “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現代職業教育。教育部()即將出臺一個方案,兩類人才、兩種模式高考()。”近日,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說。 第一種高考模式是技術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試內容為技能加文化知識。第二種高考模式就是現在的高考,學術型人才的高考。 就在教育部出臺政策前,上周五,浙江省教育考試院“搶先”出臺浙江的中職生高考方案。 變革前 招進來的是理論生,專業技能還得從頭來 變革后,將會對中職課堂與高職的培養,帶來怎樣的變化?此前已先行變革的藝術類與其他類的高職單考單招,又經歷了怎樣的歷程? 中職生升入高職的方式,主要可分為兩種:3年制與5年制。3年制的學生,需參加高考,一般是高職單考單招形式。而5年制的學生(3+2或五年一貫制模式),他們在進入高中時,就已確定今后將升入高職。 其中,單考單招是中職生的高考,也是他們升學最主要的途徑。 每年6月,中職生同樣要參加高考,除語文數學外語三門文化課外,還有一門專業課考試。現在,高職招生共分為17個專業大類。每一位中職學生所學專業,均能在高職找到相應的銜接專業。 4門課的總分是690分,這樣構成:專業課300分,語文150分,數學和外語各120分。當然,3門文化課的難度比升入普通高校考生的低很多。 雖然,職高生畢業前會要求考相關專業的職業技能證書,但這紙證書只作為單考單招時的10分加分項。 按照這樣的考試方式,高二下時,學生進行分流。選擇升學的進入高職班,選擇就業的直接實習。進入高職班的學生,在接下來的一年半里,專心應對高考。職業技能,被忽視而生疏。 “職業學生,本色是動手能力強。但以往,放棄職業兩字。招進來的學生,不少是理論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只能從頭再來。”浙江旅游職業技術學院烹飪系主任戴桂寶坦言。 變革進行時 課時安排,師資調配,都要馬上解決 “職業教育3年,高考卻不把職業納入。全用理論衡量,不能完整地評價學生,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戴桂寶認為。 去年,他以專家組負責人的身份參與烹飪類單考單招的考試大綱。現在,他還在參與細分方案。 他所期待的升入高職的學生,應該是這樣的:“動手能力強,同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現在這種改革方式,就體現了這兩種的結合。 新方案中,滿分300分的專業課被重新定位為“職業技能考試”。這意味著,原來純理論性的筆試轉為“知識+技能”的綜合考量。 烹飪,是首批改革的7個大類之一。“按照新方案做起來,肯定是件好事。”杭州中策職業學校烹飪部部長龔正強認為。 他發現,按老方法,存在這么個問題,“高職班學生技能薄弱,靠文化課來補。”結果,導致“有的高職學生出來動手能力還不如中職學生好”。 外貿,也是首批改革的7個大類之一。“2年前,國貿專業就開始新教材改革,正好可與現在的新方案考試相接軌。”杭州開元商貿職業學校副校長鄔向群說,新教材更突出技能,并以模塊化的方式教學。 在她的印象中,為了這份改革方案,至少開過三四輪研討會,“高職院校牽頭,中職一起參與,充分尊重中職的建議。” 現在,他們都在等待細化的考綱方案出臺。對于明年就要高考的學生,時間的確有點緊。課時的安排、師資的調配,都需要馬上解決。 變革先行者 過程性評論如何體現,反復討論了2年 其實,在新方案公布前,藝術類與其他類已先行改革。2012年,汽車專業單考單招試水改革。對此,杭州交通職業學校教學處主任高建平,見證了變革。2006年,浙江省進行第一輪課改。汽車維修專業,被列為4大中職課改試點專業之一。“當時課改的目標是,改革學生評價方式,把終結性評論改為過程性評論。” 可如何體現過程性評價呢?“一張卷子框定學生,肯定不合適。”高建平說。經過整整2年的反復討論,2010年,杭州市教育局對汽車專業會考先行變革。杭州交通職高,作為浙江省中職汽修理事長學校,參與制定。“以前只靠理論性的汽車構造,后來改為水平抽測,考動手的發動機拆裝。”高建平說。 試行2年后,“效果挺不錯,能夠體現學生的操作能力”。以前,枯燥的理論課,學生根本聽不進去,“改革后,更能迎合職高學生特點,把他們的個性特長反映出來。” 在此基礎之上,浙江省教育廳將這套方案改良后進行全省推廣:在汽車專業單考單招中,加入實踐操作。“沒有想到這套方案會作為高職招生的評價方式。”高建平直呼。 縱深 未來參加高考的中職生,三成能升入高職 現在,浙江省共有45所高職院校(包括民辦),招生計劃逐年增加。“一直強調擴大招生數,為人才成材建構立交橋。”浙江省教育廳職教處相關負責人說。 報名人數,亦是逐年上升。2012年,報考人數4.39萬人,較前一年增加1萬,增幅近30%。2013年,報考人數4.5萬人,增幅為2.2%。 但是,錄取比例卻一直徘徊在23%左右。“我們定的目標是,30%的中職生能升入高職,現在離這個目標還有距離。”他坦言。 而這次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招考方式的定位,被不少人認為給更多中職生打開升學途徑。因為,有的中職生筆頭功夫不一定行,但動手能力卻相當棒。 會上教育部副部長魯昕的話,恰為這一猜測提供了注解。她透露,教育部正在組織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和“職業教育型”轉型。這一比例,是全國普通高等院校的二分之一。這就意味著,有50%的學校要淡化學科、強化專業,按照企業的需要和崗位來對接。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香港12所高校來內地招本科生 新增5所
·高考改革方案將出臺 家長擔心孩子難“轉型”
·今年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增10%
·68人審核深圳異地高考未過 優等生患重度抑郁癥
·高考報名最后一天19歲“黑戶”女孩辦好戶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