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晚報報道: 兒子全面發展,是老師眼中的優等生,但在小升初擇校過程中,因為沒有奧數證書,“老師瞧都不瞧一眼”。“難道這么多年我對兒子的教育錯了嗎?”昨天,家住武昌鐵路小區的劉秋燕專程和記者相約,傾訴心中的困惑。 20張證書見證孩子的優秀 昨天上午9點30分,記者和劉秋燕約定在湖北大學門口見面。 41歲的劉秋燕是武昌鐵路系統的一名職工,之前曾在水果湖一中當過老師。 見面第一件事,劉秋燕便拿出一大摞獲獎證書來。“這些都是我兒子嚴子凡在小學階段獲得的。”劉秋燕介紹說:“嚴子凡在水果湖二小上學,今年畢業。” 記者看到,這些證書中,有水果湖二小的“三好學生”、“新三好學生”證書;有“武漢市小藝術家金獎”證書;有“中國青少年作家杯銀獎”證書……仔細一數,證書多達20張,且都是“重量級”的。 “您再看看我兒子小學畢業的素質報告單。”劉秋燕說,該報告單上,“學科學業發展狀況”中,10門功課全部是“甲”;“綜合素質評價”中,5個項目全是“A”。報告單表明,嚴子丹確實是一個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學生。 “再說說他的成績,從五年級到六年級,4個學期的期末考試,每次的數學和英語成績都是滿分,語文成績也都是90分以上。”劉秋燕說。 在劉秋燕的另外一袋資料中,裝的是嚴子凡在報紙上發表過的作文、以及武漢多家媒體對孩子的大篇幅報道。其中,就有本報關于嚴子凡的報道。 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辦之前,本報曾在全社會范圍內組織“世博直通車”,首批組織10位市民到世博場館參觀,嚴子凡就是其中一位。回到武漢后,他還寫了一篇觀后感,發在本報“世博直通車”的專版上。 “孩子不光學業水平好,社會閱歷也很豐富。從孩子懂事開始,夫妻倆每年寒暑假都會帶著兒子游歷全國各地。遇到國家大事,如奧運會、世博會,我們一定要讓孩子親身感受。可以說,嚴子凡的社會閱歷比一般同齡人要豐富得多。” “自信媽媽”淚灑擇校現場 6年來,嚴子凡在水果湖二小一直是班上的班委,音樂、體育、學習成績優異,深受老師喜歡。孩子也因此成了鐵路小區范圍內的“名人”,因為兒子優秀,劉秋燕夫婦也非常自信。 但這份自信卻在今年暑假的“小升初”擇校中被“棒殺”。劉秋燕說,孩子小學畢業,對口初中是水果湖一中。本來,夫妻倆對該校已非常滿意,覺得無論從教學條件、老師水平,該校都排在全市前列。 “但在小升初中,大家都會考慮擇校。”劉秋燕說,看到周圍人都在為擇校做準備,他們也心動了。暑假里,他們帶著孩子的材料,到一所民辦初中報名擇校。 “本來我以為孩子的條件已經很好了”劉秋燕說,誰知報名老師對他們準備的材料一點都不感冒,直接問孩子有沒有奧賽一等獎證書。 老師一問,媽媽就懵了。孩子從小到大,除了上過兩節課的新東方英語,兩節課的明心數學,從未上過任何培優班。“孩子不想上培優班,我就順著孩子的意思。”劉秋燕說,在她看來,與其每周去上培優班,不如讓孩子多游歷大自然。所以這么多年,孩子對奧數完全不了解,更不用說奧數一等獎證書了。 報名老師見嚴子凡沒有奧數證書,便不再理他了。劉秋燕說:“當時有個小孩正好來報名,有很多奧數證書,老師看到了眼睛都亮了,趕緊讓他到校長辦公室去。而我兒子,他們連看都沒有看一眼。” 備受打擊的劉秋燕當場哭了。“我實在沒有想到,兒子在這里會受到如此待遇。孩子20多張證書,難道比不上一張奧數證書?” 昨天下午,劉秋燕給記者打來電話:“我兒子今天在水果湖一中報名了,還被選為班長。再次證明,孩子是不錯的。” 奧數獲獎證書 為何是“證書之王”? 在升學中,奧數證書真的是“證書之王”?為什么初中學校都把奧數看得如此之重?武漢市某民辦初中的一位老師王兵(化名)道出了原委。 王兵說,其實小升初看重奧數證書,也是學校的無奈之舉。“現在小升初明文規定不準舉行考試,那么學校在招生的時候,拿什么做依據呢?” “以小學的綜合素質冊為依據吧,這冊子容易造假,家長容易在六年級的時候‘攻關’小學老師,隨便填寫素質冊。” “以孩子自己拿的證書為依據吧,這些證書一則魚龍混雜,含金量不高。二則,造假的幾率更高。很多考試競賽,我們聽都沒有聽說過,能作為依據嗎?” 既然這些都不能作為依據,有些學校就委托某些社會培訓機構,提前考試。“這些成績一般都比較可信,因為試題是我們自己出的,改卷也是我們自己改的。”但是這種東西畢竟是“小媳婦”,得偷偷摸摸地舉行。而且學校還要費力出題,組織考試,麻煩。 最省力的,也就是相信現在的一些有影響力的證書了。“作文方面,你們集團搞的楚才杯可以相信,數學方面,明心等培訓機構搞的奧數證書可以相信。”王兵說,這些考試都是公開合法的,考生基本得靠能力才能取得。學校正好把它們作為錄取依據。 “所謂奧數培優,就是用特定的方法,解決特定的問題。”武昌實驗小學校長張基廣說,學習奧數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任何幫助,但是在升學的驅動下,還是有大量家長將孩子送到各種奧數班。 記者在武漢一個家長QQ群里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在“您的孩子是否學過奧數”中,90%以上的家長都選擇“是”。一位家長說:“現在小升初都要看奧數成績,大家都去學了,我的孩子不學,就會落后于人,怎么能不學?” 武漢市積玉橋學校校長祝正洲認為,奧數風的盛行,跟社會大背景有關。“首先,社會對年輕人的評價標準就是你是否上過大學,上過什么大學,是碩士還是博士?而要考上這些大學,很大程度上就需要上優質高中,上優質高中的前提條件是初中不是很差……” 從學校的層面說,一所優質初中要想招到好生源,有好的社會聲譽,就必須在升學考試中有“好數據”,除了老師和管理,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環。 “學校看生源的好壞,只能看一些大型的考試成績,不然還能看什么?”一位民辦學校的校長說,“大家都知道奧數熱不好,都知道勞民傷財、破壞了孩子的快樂童年,但身為體制內的人,你讓我怎么辦?”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隨著武漢市義務教育“均衡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民辦學校退出了民辦市場,回歸公辦,小升初實行了真正的“對口入學”。 如果這種模式能夠持續嚴格地實施下去,相信“奧數熱”會慢慢降溫。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20張證書難敵一張奧數證書 母子淚灑擇校現場
·北京小升初方案由各區縣確定 禁止與奧數掛鉤
·專家:如政府不叫停奧數 就有人敢編胎教奧數
·北京中小學迎新學期開學典禮 明星家長談“奧數
·奧數親歷者現身說法:罪在奧數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