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廠橋小學門口女司機誤把油門當剎車撞死8歲男孩兒的交通事故引發社會關注。昨天記者獲悉,相關部門已開始加強學校周邊護導措施。有家長呼吁:中小學門口應明確設立禁停區,不允許機動車出入和停放,以免給學生帶來類似傷害。 事件進展:家長暫時進校接孩子 9月17日交通事故發生后,西城區教委和公安交通部門聯合下發文件,要求轄區內各中小學加強維護校園周邊交通秩序。 從前天起,廠橋小學嘗試著放學時讓家長進校園接孩子。“雖然全校只有600多個孩子,但校園面積較小,加上這么多家長,有可能引發新的安全隱患。”該校相關人士擔憂之余表示,“我們正在尋找更好的解決辦法。” 據悉,西城區教委正在與廠橋小學周邊商戶以及地區居委會、派出所協商,力爭在有限的空間內挖掘潛力,解決高峰時段家長接送學生的安全問題。從下周起,廠橋小學將會增加新的安全措施,不再允許家長進校園接孩子。 按照西城區教委要求,該區中小學將加強門前護導,增派保安和老師維持秩序。目前,該區各中小學正陸續下發《致家長的一封信》,請家長配合學校做好維護校園周邊安全工作,特別強調接送孩子時不能亂停亂放車輛,并要盡可能縮短在校門口停留時間。 家長呼吁:校門口50米內禁止停車 “在校門口發生這種事,真是太可怕了。”家長章女士聽說廠橋小學校門前發生的這起交通事故,至今心有余悸。 章女士的女兒在城區一所小學上學,每天接送孩子是她最大的心病。她形容,每天下午3點半到4點之間學校門口跟打仗似的,好多車沒地兒停,就騎在馬路牙子上,家長們站都沒地兒站。“最可怕的是開學第一周,興趣班還沒開,所有年級的學生在同一時間放學,眼前人車混行,黑壓壓一片。我帶著孩子從車流中穿過時,尤其膽戰心驚,生怕碰上個‘二把刀’司機。” 家長擔心接送安全,學校、幼兒園周邊的居民也跟著煩心。在南城一家幼兒園門口,每天上下學都會出現短時交通堵塞。因為一些接孩子的家長把車停在路中間,前面和后面的車全過不去,等得不耐煩的司機常常破口大罵。 為安全起見,家長們建議在校門口50米內設立禁停區域。 據了解,《2000年北京市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工作計劃》曾提出要求:“中、小學校門前50米內無機動車集中出入、停放的場所。”不過,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并非所有中小學門口都設有禁停標志,即使設有禁停標志的學校,上下學高峰時也停著不少車,存在安全隱患。一些保安也反映,有的家長只顧自己接送方便,被制止時還不聽,經常與他們發生口角。 他山之石:增開校門分流學生和家長 為防止校園周邊交通事故再次發生,部分學校已針對各自實際情況采取了增開校門、錯時放學等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 昨天下午3時50分,離放學還有10分鐘,體育館路小學東、西校門同時打開,家長們手持藍色“進校卡”,入校接孩子。“卡是學校發的,每個學生只能有一位家長去接。”學校德育主任閆志欣解釋,“這樣既控制了人數,也可以避免陌生人接走孩子。” 校園不大,1至3年級學生家長被安排在南操場,4至6年級家長被安排在北操場。按照早已掛好的班牌,家長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等候位置。不一會兒,孩子們排著隊從教學樓走到操場的班牌下,找到自己的家長。隨后,1至3年級的學生和家長從東門出,4至6年級的學生和家長從西門出,整個過程也就15分鐘,秩序井然。 據悉,東城區體育館路小學早晨還設有50米步行道,禁止機動車和自行車接近校門。 豐臺區右安門一小也增開了校門。校長張雪峰介紹,該校分為東、西兩個校區,共有學生1000多人。由于緊鄰交通干道,周圍居住人口又比較密集,高峰時段校門口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現在,兩個校區在上下學高峰時段分別開設兩個校門,目的在于分流學生和家長,以減少他們停留的時間。” 此外,右安門一小還實行錯時放學,即讓不同年級學生錯開幾分鐘出校門。同時,協調有關部門增設文明引導員,擁擠現象減少,增加了安全系數。 (北京日報)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小學門前車禍引關注 學校暫允許家長進校接孩子
·新學期將“北京精神”納入中小學課程
·北京:新學期起將“北京精神”納入中小學課程
·小學生照顧雞蛋體會父母辛勞 為蛋洗澡擦爽身粉
·一周三天都吃雞 中小學午餐校長頭疼家長糾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