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有網友反映:瀘州下大街小學強制學生辦理飲水卡,20元一張,若不辦就不能喝水,也不能自帶水。 隨即記者走訪了下大街小學,通過對部分家長、學生、老師及校長進行情況了解,網友反映情況不屬實。學校引進新型飲水機,學生刷卡取水,20元一學期,部分家長表示很實惠,給孩子提供了更好的便利。 學生:“老師說不辦理的就自己帶水。” 下午3點半,正是學生課間休息時間,記者在教學樓三樓休息活動處看到,一群孩子正拿著水杯在角落的一處取水,孩子們顯得很興奮。原來這個飲水機是要刷卡的。學生用卡往機子上一放,按下按鈕,接好水后再按一下就可以了,機子上有個顯示器能看到自己卡里面的余額。 一個正在接水的四年級學生王浩告訴記者,這個飲水機是前兩天才開始使用的,“交了40元,卡里面有20元的水費。” “是老師要求都必須辦的嗎?” “老師說了,自己自愿辦理,你不辦就自己帶水喝了!” “老師說都要辦,辦了才有水喝的。不辦理我就不知道了,我們都辦了。” 老師:“飲水機干凈衛生,自己帶的水還會變冷。” 三年級一班的李老師告訴記者,辦理飲水卡的是今年才開始的,先是向學生講解清楚收費情況,再由家長自愿交納。“現在大家都不用自己帶水,都有一個杯子,下了課就自己去接水,很方便。” 老師們都很希望學生辦理一張飲水卡,但也沒強調一定要辦理。一位老師告訴記者,“這個為什么不辦呢,花20元就能讓娃娃喝一學期的干凈衛生的水,還不要娃娃天天帶。自己帶的水有時還不夠,放久了還會變冷。” 校長:不存在強制辦卡的說法所收費用不屬于學校 下大街學校校長張焱明告訴記者,新型飲水機使用是在9月9日開始的,目前正處于試運行階段。家長委員會對部分班級已收完費,接下來將對學生飲用水進行進一步的培訓,做到安全用水、節約用水。 張校長承認學校收取飲水費用確有此事,但都不勉強,全由學生及家長自愿,“這個學生辦飲水卡,都是你們家長自己愿意,不辦的也可以自己家里帶。” “學校是本著自愿原則,還是提倡學生們都辦理。一學期下來20元,平均下來一天的費用才只有2.5毛錢。”校方表示希望學生都享受同等的教育和管理,更是有助娃娃健康成長。 據校方介紹,新型飲水機更方便、安全、衛生。學生飲用水是達到國家衛生標準,水溫控制在50℃—60℃,一個機子四個水龍頭,同時供學生飲用。 所辦理水卡的費用收取是由學生家長委員會代表代收,水卡的辦理費是免費的,收取的40元中,20元作為學生每學期的飲水費用,另外20元的水卡費在學生退卡時予以退還。 家長:自愿辦理20元一學期很實惠 在學校門口,一些學生家長正在校門口等著接孩子放學。記者就向家長們提起學校辦理水卡收費的情況,家長們對這一舉措表示很滿意,收費合理。 “孩子辦飲水卡是辦了的,20元嘛,說就可以一直在學校飲水了,我也不操這個心!” “辦了的,娃娃回來說現在在學校喝水,20元一學期,算下來也不貴嘛!” “我也懂不到,喊交就交嘛,都是為了娃娃。娃娃每天都帶瓶水也麻煩,買個杯子自己學校接水喝也好。” 有部分家長表示對這個事情不大清楚,沒聽說有強制收費這回事。但也有些家長提出質疑,“這個我娃娃在這學校讀書,學校水都沒得提供啊?這個水是不是衛生的?” 誤會或由老師、學生、家長三者間沒能溝通到位 對于網友的爆料,張校長表示,可能存在老師在給學生作說明的時候,沒有溝通好,“學生回去就跟家長說必須交,這樣也弄得老師跟家長矛盾也產生了。如果真有這樣情況,我們將對老師進行指責并處理。” 學校后勤處主任告訴記者,下大街小學校原來是屬于留守兒童學校,學校大多數學生都是爺爺奶奶在家看管,這些學生家長工作不好做,不好溝通。“學生回去也沒好好給爺爺奶奶解釋好,很多不理解的就以為是學校在亂收費。” 按瀘州市衛生局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各大學校食品、飲用水要求,學生飲用水必須符合國家衛生標準。下大街小學校于今年上學期開始引進華鴻水業科技有限公司新型飲水機,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準。 目前下大街小學校共有4個飲水機,每臺機子能同時供應四人用水,最大滿足本校1000余名學生日常飲用。就現在學生所飲用水,水費、電費及管理費均由學校提供。(實習記者 丁光華) (四川新聞網)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培訓班火爆 小學生減負令恐遭“落地”難
·殘疾老師撐起“微小學”
·小學被曝強收20元飲水費 校方表示一切自愿
·家中娃進化成小學生 爸爸媽媽也跟著重新上學
·克服幼升小和小升初恐懼 適應環境是首要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