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北京小升初,比過去注定故事要多一些。 海淀西城“對調”招生順序 前兩天和大伙探討小升初推優和特長的招生順序利弊幾何的問題,估計有圈友覺得我有點啰嗦。今天聊聊一個挺有意思的事兒:圍繞推優和特長的先后順序,海淀和西城玩起了“乾坤大挪移”,即海淀和西城今年小升初都調整了推優和特長的順序。 按往年的操作程序,除西城外,其他城區基本都采取先推優、再特長招生的操作順序。只有西城先招特長生、再進行推薦派位。 今年小升初,西城把推薦派位入學調整到特長生招生之前;海淀則把特長放在推優之前。 請允許我重復下兩者排序利大弊大的觀點。這的確是見仁見智,真正的利弊需要通過各區的最終錄取實現率和家長滿意度來衡量。基本看法是,先推優后特長,給部分學生選擇的空間似乎更大,因為有家長如對推優結果不滿意,可能選擇放棄推優結果,而參加隨后的特長錄取;如先參加特長生錄取,輪到推優的家長相對而言就很難放棄推優結果,相應的推優志愿滿足率會更高。 具體到西城和海淀小升初招生順序調整的原因。海淀把特長調至推優之前,一個客觀因素是,今年小升初操作時間相對要晚,推優的程序比較復雜,時間會持續比較長,順序調整有技術上的考慮;另外,特長提前也有助于推優志愿能更好地被滿足,減少一些機會浪費。或許明年海淀在順序設置上還存在調整的可能。 西城為何把推優放到特長前頭?這是需要琢磨的問題。一個直觀的理由是,為部分有特長的學生提供更大的選擇空間;也有業內人士分析,這不排除有關部門為壓縮學校操作時間選擇的一種策略。 無論何種考慮,最終的結果是,在特長和推優的順序安排上,今年海淀和西城哥倆剛好對調位置。 海淀推優擬取消獲獎加分 再和大家聊聊今年兩區在推優和特長上的政策調整。西城推優的比例和去年(30%)相比有所壓縮。流行的說法是降至25%,不過該區一些學校透露的推優比例是20%。個人以為,學校提供的數據更靠譜。 據介紹,西城區今年推優標準還是“5261”,即主要參考學生五年級第二學期和六年級第一學期語數外三科的成績綜合,學生如能獲得市區三好生的榮譽稱號會優先考慮。 由于之前海淀取消六年級學科統測,不少人猜測今年海淀小升初可能會取消推優。今年,海淀“小升初”繼續采取推優。業內人士透露,海淀推優標準將取消各項獲獎加分,而以五年級第一、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成績、綜合評價結果及六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成績、綜合評價結果為參考依據。 西城小升初特長比例降至8% 按照本市統一要求,海淀和西城特長生招生比例相比年均有所下降。其中西城今年特長比例降至8%。 正如之前媒體所報道的,今年海淀區小升初特長生放寬報名門檻,特長生將不再以獲獎證書作為衡量條件,而是通過學生自薦、小學審批、小學推薦的方式進行,審批依據為學生是否積極參加相關特長社團活動,并表現突出且成績優良。學生只要具備科技、藝術、體育的特長或是興趣愛好,都可以獲得小學推薦資格,再由中學進行選拔。 (作者:羅德宏()) |
[發布者:yezi] | ||
相關閱讀:
·北京西城區:“小升初”特長生招生比例降至8
·[德宏觀教]小升初推優特長 海淀西城均有調整
·廣州副市長回應天價擇校費:小學最高七萬元
·奧賽保送叫停培訓仍“高燒” 小學生成主力軍
·景泰小學:構建“幸福教育” 共享教育幸福
|